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评电影《教父》中的多重现实主义元素(2)

时间:2014-06-20 18:32 点击:
(三)合法与非法并存下的灰色空间 人类社会有了群体后,就有了规则的产生。当规则上升为国家意志后就成了法律。法律产生后,人们的一切行为和社会活动就有了合法与非法之分。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并不只是这两种状态

  (三)合法与非法并存下的“灰色空间”

  人类社会有了群体后,就有了规则的产生。当规则上升为国家意志后就成了法律。法律产生后,人们的一切行为和社会活动就有了合法与非法之分。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并不只是这两种状态,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很多时候是处于无法界定的“灰色”的状态,更无法简单用合法与非法来界定。

  在影片中,公开社会里的人们往往被认为是合法社会群体的代表。如警察、法官、律师、议员、新闻从业人员等。他们往往具有正当的职业,在无关自己的利益方面也能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然后按各自的贡献领取合法的报酬。如果仅看这一面,他们是绝对的合法群体,从事的也是合法的社会活动,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合法。他们都还具有另外一重身份,这重身份往往是在合法的外衣掩盖之下的某个地下势力集团在公开社会里的代表。他们借助自己的合法外衣来徇私舞弊,掩盖许多非法的勾当。如为自己所代表的地下势力集团充当保护伞,放任甚至助长其进行各项非法活动——走私,贩毒,经营赌场,开妓院等,从而获得额外的报酬。更有甚者在公众面前是一副公道正派、社会贤达的模样,而在背后,利用自己的权力公然索贿,大谋私利。如国会议员盖里在公开场合里俨然是一个国家公权力的代表者,但是在背后又公然向迈克尔索贿。

  在隐蔽社会的层面,各大势力集团互相角逐,为获得更大的利益。其不乏采取谋杀、结盟、贿赂、不正当竞争等非法手段。但是他们会采取一系列看似合法的外衣来掩盖这些非法手段,使得他们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并洗清自己的罪名,使自己获得公开社会的认同。如迈克尔在面对国会的质询和指控的时候,断然否定自己曾经的所有非法行为,甚至还买通证人让其作伪证使自己逃脱法律的制裁,极力“漂白”自己的身份。索洛佐家族谋杀了维托·柯里昂后和警察串通试图来扳倒竞争对手柯里昂家族,而迈克在餐馆里干掉索洛佐和警察后买通报社的记者来开脱自己的罪行。

  所有这些都说明合法与非法看似对立的两种状态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相互掺杂,甚至相互依存的状态。看似合法的东西背后往往隐藏着非法甚至是罪恶,而非法的行径往往又被合法的外衣所掩盖。

  (四)公权力缺位下的社会公平和正义获得——私力救济

  社会正义和公平是社会存在的基石,也是人们的基本诉求。什么是正义?何为公平?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解释。其最通俗的解释为有因必有果,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中通常解释为按一定的道德标准应该做的事。《辞海》解释为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断人们行为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客观标准。

  在现代文明社会,正义和公平通常是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和实现的,这也是社会稳定和赖以存在的基础。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中的途径。在现实社会中,法律并不总是能保证人们获得公平正义。特别是在社会环境混乱和公权不力的情况下,当法律被权力阶层当作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时,就会出现徇私枉法或者有法不依的情形。这时人们就不得不求助于私力救济。

  在电影《教父》中,教父虽然是黑帮头目,但却备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无关系。当时的纽约社会混乱,黑帮林立,代表正义与公正的公权力代表——国会议员、警察、政府官员们与地下势力集团勾结,千方百计维护自身的利益,置正义与公平不顾。因此造成人们在受到委屈和不公正对待时,无法在公开社会里通过法律等正当途径来获得正义和公平,只能求助于“教父”等地下势力集团来为自己伸张正义,因此教父逐渐成为了弱小势力的保护神。如影片一开始老教父维托·柯里昂的意大利朋友包纳萨拉向他求助,请求教父为其伸张正义,因为他的女儿受到了无辜的侮辱及殴打。他先选择去报警,想通过法律和警察对凶手绳之以法,为自己伸张正义,结果凶手被判三年但却是缓刑,凶手当天就被释放,甚至在法庭上对他进行嘲笑。当在公开社会通过法律等所谓的正当途径无法获得正义和公平时,他就只能求助于地下势力集团,以这种私力救济的方式来获得正义和公平。这样的场景在影片中还有很多次,在此不逐一陈述。

  但这种私力救济方式本质上就是所谓的“公平的报复”。是一种野蛮的、粗暴的、以暴制暴的方式,与现代文明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而且私力救济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一种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式,它只是在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人们的被迫选择。在现代文明社会里,法律和制度才是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必然选择。

  三、结语

  《教父》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对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反映。本文从四个侧面对电影中所蕴涵的现实主义元素进行了评析,有助于我们对该电影和当时美国社会现实更加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美]马里奥·普佐.教父[M].周汉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3] 刘雪梅.评《教父》中迈克·柯莱昂孤独的悲剧人生[J].电影文学,2010(06).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